close

神經經濟學(Neuroeconomics)        高雄市雙螺旋感統復健研究中心物理治療師 陳秋坪

從去年底開始,很多投資人的心就跟著台股指數上下起伏、震盪不已,這種全民瘋股票的景象,已經成為大腦研究新潮流,並自成一門新學問「神經經濟學(Neuroeconomics)」,到目前為止,所得結果不僅能夠應用於市場經濟,也能跨足於電腦科學、廣告、公共政策、法律、甚至一些心理疾病。

以紐約大學心理系研究人員彼得(Peter Sokol-Hessner)一篇名為「以交易員角度出發」之實驗為例,20位受試者個個手握30元美金,根據研究人員提供的不同投資情況如賭博、存進銀行,來決定自己可以賺到25塊、賠16塊、或破產,從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看來,情緒似乎扮演重要地位,輸錢,除了讓負責情緒的杏仁核,活化程度增加外,外在生理表現也比贏,只有汗流浹背足以形容,接著,要求受試者改以交易員角度代替個人輸贏,思考投資方向,雖然一樣怕輸,但卻偏愛許多風險較高、也可以說孤注一擲的投資情況,這是否代表人在面對相同選擇時,因為情緒、觀點改變,影響腦部某些區域活動量,所以最後決定就有可能截然不同?而跟著大戶、法人腳步走,真的是成功之道嗎?

不單單這樣,內分泌也是研究重點之一,尤其是具備調節功能的血清張素,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教授巴里(Barry Jacobs)先從發源地—腦幹縫核(raphe nucleus)開始探討,當老鼠想要忽略周遭那些分心的感覺刺激時,縫合就會發揮作用,極速攀升,等到全神貫注於重要訊息後,它會立刻停止行動,因此牛頓大學實驗心理學系教授羅伯特(Robert Rogers)在受試者食物動手腳,以降低他們體內血清張素含量,結果顯示這些人除了給予同伴負面評價,也不太願意互相合作來獲取獎賞,反而會剝削他人,成就自己,換言之,血清張素增加,合作行為所來的愉悅感也會跟著提昇,兩者相輔相成,應該不難看出為何大家總會一窩蜂地買同一支股票吧。

建議大家下次投資理財前,應該避免讓情緒蒙蔽了頭,最好不要聞雞起舞,自己做做功課,深思熟慮,才不會讓血汗錢都化為烏有。


引用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PyP1fLaGGBKvepwgpUxP0q_d/article?mid=16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erful08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